close

狀況

症狀

處理要領

注意事項

1度:疼痛、發紅、腫脹

2度:水泡產生

3度:膚色變棕色或黑色麻木

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

1冷卻傷處(冷水沖泡10分鐘)

2移除所有束縛物或手飾

3覆蓋傷處(乾淨的布質品)

4送醫

1.傷處勿使用乳液,藥膏或弄破水泡

2.隨時監測呼吸及脈搏

3.不要弄掉已壞死的皮膚

 

1.安撫學童情緒

2.讓學童坐下,頭向前傾

3.壓住鼻子,約5到10分鐘

4.如仍未止血,可在鼻梁上冰敷

5.止血後,請學童漱口

要求學童數小時內不要用鼻子用力擤鼻涕或碰撞鼻子

©       沒有流汗、皮膚熱且紅

©       頭痛

©       脈搏快且弱

©       體溫高達39到41度

©       意識喪失

  1. 將學童移到陰涼處,並開始作降溫程序
  2. 脫去學童衣服,用濕毛巾輕拍學童皮膚,以助散熱
  3. 用電扇及冷氣,來調節環境的溫度
  4. 意識清楚者,可以給予鹽水補充水分
  5. 勿給予刺激性飲料,如咖啡、茶、可樂
  6. 如學童的皮膚變蒼白且冰涼、濕冷、呼吸淺快,請儘快送醫
 

©       咳嗽

©       哮喘聲

©       說話困難

1.安撫學童情緒保持安靜

2.採用端坐呼吸姿勢

3.使用學童隨身攜帶的吸入型急救藥物.

4.鼓勵學童慢慢呼吸(噘嘴式呼吸)

1.切勿讓學童躺下

2.勿使用到預防性的藥物(咖啡色蓋子)

3.假如使用吸入型藥物5到10分鐘,無效者,儘快送醫

©       無法控制身體的顫動

©       眼球上吊

©       口吐白沫

©       呼吸急促

1.支撐學童(試著讓學童躺下)

2.保護學童(移開周圍的物體,用軟物放置於學童頭部周圍)

  1. 要求旁觀者,全部離開,保持環境的安靜
  2. 鬆開學童的衣服
  3. 如學童有嘔吐,應讓他採側臥姿勢(復原姿勢)
  4. 觀察並記錄發作型態、發作時間

1.不要強制制止抽搐

2.不要強制放物品至學童口中

3抽搐情形,超過10分鐘,需送醫處理

墬落(脊椎損傷)

©       四肢無法移動或有麻木感

©       頸部或背部疼痛

©       呼吸困難

1.固定並支持學童頭部(將你的手放在患者耳朵上,保持頭、頸、脊椎,成一直線)

2.依學童原來的姿勢,固定他的頭部及軀幹

3.用堅硬的板子或脊椎板來做擔架,移動患者,需保持頭及軀幹,成一直線

4.用毛巾、布或毛毯,捲成筒狀,放在孩子頭及軀幹四周

5.儘快用救護車送醫(送醫途中需密切注意呼吸的變化)

1.不要移動學童的身體如頭部

2.如呼吸停止,就必須開始做心肺復甦數

腫脹變形

R.I.C.E.原則(休息、冰敷、加壓、抬高)

1.固定患部

2.可在受傷部位用冰敷(不可超過20分鐘)來減輕疼痛

3.固定好受傷部位後將患肢抬高

4.送醫途中,繼續觀察傷肢的膚色、溫度、脈搏

1.不要移動患部或將骨頭推回去

2.固定時,儘可能將傷肢與未受傷的腳或軀幹綁在一起

3.固定時保持骨折處及上下兩關節不動

 

 

1.安撫學童,使其安靜

2.傷口加壓(用乾淨的布),約5到10分鐘

3.抬高傷處(抬高過於心臟位置)

4.包紮傷口

1.儘量不要使用止血帶

2.如有物品(如刀或尖銳品)刺入身體內,不要移除或拔出,直接送至醫院

(暈)昏倒

©       膚色蒼白

©       冒汗

©       脈搏加快

1.如果同學覺得頭暈,讓他將頭低下往前,靠在兩膝之間

2鬆開學童的衣服

3.腳抬高20到30公分

4.頭側一邊,預防因嘔吐而造成窒息

5.恢復意識後5到10分,才可以讓他站起來

要隨時監測呼吸及脈搏

©       輕微受傷--會有短暫的嘔吐、視力模糊或複視情形

©       嚴重受傷--意識喪失、持續嘔吐、嗜睡、抽搐、澄清或稀的鼻部分泌物

1.用乾淨的布,壓住傷口止血

2.用繃帶固定敷料

3.讓傷患躺下(頭部及肩膀微微抬高)

4.如意識不清楚,有嘔吐情形,要採復原姿勢

5.受傷部位,可以冰敷

6.(24小時內)要仔細觀察,頭部創傷的徵候及症狀

如果孩子戴了安全帽,但你懷疑他頭部嚴重受傷(脊椎受傷),千萬不要脫去他的安全帽

 

©       頭暈

©       噁心嘔吐

©       腹痛

©       脈搏加快

©       血壓下降

1.讓學童採舒適仰臥姿勢(雙腳屈曲)

2.如有嘔吐,採側臥姿勢

3.密切觀察受傷後的反應(呼吸、脈搏、血壓)

4.視情況送醫治療

不可以給予任何飲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蘭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